磁芯


直线型变压器(LTD)工作模式

发布时间:

2023-08-29


直线型变压器(LTD)工作模式

        我们对国内大有公司生产的纳米晶磁芯开展了实验研究,实验电路采用直线型变压器(LTD)工作模式,如图1所示,电源通过限流电阻犚给脉冲形成网络(PFN)充电[9],开关控制脉冲形成网络直接对LTD放电,通过单匝次级线圈感应到负载电阻犚L上。PFN阻抗约2.5Ω,脉宽200~300ns可调。选用的磁芯内外半径为130mm和80mm,两组磁芯的层间全部不加绝缘层。第一组带材宽度犺=20mm,采用2个重叠;第二组带材宽度犺=10mm,采用4个重叠;保证这两组磁芯的截面积犛相同。磁芯采用直流复位,因此磁芯的磁感应强度在每一次工作前都处于同一个起点,磁芯的矩形系数约为0.7。

    给出了第一组带材宽度犱=20mm,工作电压分别为8,9,10,11kV,脉宽为200ns时,负载上电压、电流波形,设计的磁感应增量Δ犅分别为1.14,1.28,1.42,1.56T,均小于纳米晶磁芯最大磁芯增量2.4T。实验研究发现当工作电压小于8kV时,负载上获得的电压、电流波形与脉冲形成网络不通过磁芯直接对负载放电基本吻合,输出波形平顶部分很平坦,典型波形如图2(a)所示;当工作电压增大至9kV时,在狋=128ns附近波形出现了明显的拐点,如图2(b)所示,拐点处磁芯仍工作于磁滞回线的线性区,因此磁芯导磁率基本维持不变,也并未出现饱和,由此可知磁芯在拐点处应该出现了层间击穿,导致磁芯性能急剧下降,层间击穿使磁芯实际使用的磁感应增量并未达到理论的设计值,因此磁芯发生击穿时将导致其伏秒数利用率不充分,由式(5)计算可知,工作电压9kV时对应层间电压约为3.6V;工作电压增大至10kV时,击穿点向前移动到狋=85ns处,如图2(c)所示;当工作电压进一步提高时,击穿点前移到脉冲前沿阶段,波形平顶阶段看不到明显的缺口,但波形将出现明显的顶降。

    根据分析可知,减小磁芯的带材宽度犺可以有效地降低磁芯地层间电压,从而提高加载在磁芯两端的工作电压,提高磁芯伏秒数的利用率,给出了第二组带材宽度犱=10mm的磁芯,工作脉宽为200ns时负载上的电压电流波形图,图3(a)的工作电压为9kV,其设计的磁感应增量Δ犅约为1.28T;图3(b)的工作电压为14kV,其设计的磁感应增量Δ犅约为2.00T。由图3(a)可以看到,磁芯带材层间没有发生击穿,波形平顶阶段很平坦,由式(5)分析可知由于带材宽度减小了一半,此时磁芯层间电压将为1.8V,小于磁芯层间耐压能力。如果根据第一组带材宽度犱=20mm磁芯的实验结果,磁芯层间耐压能力约为3.6V,对于10mm带材重叠的磁芯,击穿时对应的电压应为18kV,但实验中在14kV时,就发生了击穿现象,此时磁芯层间电压约为3V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10mm与20mm带材自身的层间耐压存在一定的差异。

    第一组带材宽度犱=20mm的磁芯,工作电压为9kV,增大脉冲形成网络输出脉冲宽度至300ns时负载上的电压电流波形图,设计使用的磁感应增量Δ犅约为1.92T。对比分析可知,当工作电压维持不变,仅增大工作脉宽,其击穿点位置将基本维持不动。根据式(5)也可知,在磁芯确定情况下,仅改变工作脉宽、不改变工作电压时,层间电压并没有降低。

磁芯加工厂家

       湖北蕊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5月,总占地面积100余亩。另外在2009年、2022年分别成立了两家下属公司,中山蕊源电子公司和湖北蕊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锰锌分厂。

 

此信息由蕊源电子提供,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磁芯厂家删除。

更多详情请登入:https://www.ruiyuan-group.com/cixin.html


推荐文章:

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磁芯https://www.ruiyuan-group.com/news_detail/236.html